International Trade Institute

全方位職場進修

  • 國企在職班
  • 新南向人才培訓
  • 東部人才培訓
  • 專題班

疫情後的消費世界變化太快,需要更多跨界、跨域的數位行銷/業務菁英來為企業打拼,創造營收。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在某次演講中明確指出,即便是商品與技術很好的企業,也必須透過行銷與業務來提升公司收益,更確認了行銷/業務的重要性與高「錢」景未來。
本次課程總計120小時,包含行銷實務、數位行銷技能、銷售技巧、數據應用、AI等,所有課程皆邀請來自業界的講師手把手傳授實務經驗、專業及技能等,並透過「實體工作坊」強化學員即學即用的應用力與自信心,以幫助學員更精準瞭解與預測市場TA的需求,最終有效掌握商機。
歡迎有意轉職或計畫學習新領域、新職能,有遠見、肯自我投資的人士,報名參加本課程,以提升自我職場競爭力外,並可透過學員間的互動交流,增加對跨界的認識與合作機會,共同把握新環境帶來的新商機。

我們的成就

派駐海外校友逾400名,足跡遍布全球各地
國企班校友逾6,000名,近8成從事國際行銷業務

經驗分享

二年期英語組 曹如瑩學員

收起保護傘,走出自我人生藍圖

人的一生只有短短幾十年,不曾想過這幾十分之二的歲月,改變了我的眼界與未來。2019年,我進入了外貿協會國企班(ITI),在就讀的兩年中,我經歷了很多挫折與困難,但也遇到了很多美好的人和事,而最後蛻變成了更好的自己。現在,我想分享我在ITI的最大的三個收穫: 強大的ITIers人際網路 第一個收穫是我在ITI遇到的人,ITI的同學們來自不同各地、不同年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與專長,但一樣的是我們都在ITI學習、成長與進步,所以我們成為了彼此最好的戰友。這些ITIers,每個人身上都有多獨特的優點,有語言能力很強的烘焙專家、有創意無窮的動畫設計家還有消息靈通的投資專家,他們激勵著我不斷學習,也成為了我最優秀的夥伴與最珍貴的朋友們。 除了同學們,ITI的老師們也都是我強大的後盾,他們教授我們專業知識,不吝嗇地分享實務經驗與幫助我們培養專業能力。畢業的學長姐們更是各個臥虎藏龍,活躍在各大產業之中。而這些同學、校友、老師們都是我的人脈寶藏。 求職必備的硬實力 第二個收穫是在ITI培養的工作能力。在ITI時,我學到了如何以英文通話的方式向客戶做簡報、如何做一份完整的企劃提案、和如何做產品的市場調查。這些實用的課程,茁壯了我的硬實力,成為我進入目標產業的敲門磚。 生存必備的軟實力 第三個收穫,是生活、職場都必備的軟實力。在ITI的課程中,會有許多的團體報告,因此需要與不同的人合作。透過這些大量的訓練,我的團隊合作能力、解決衝突的能力也變得更為成熟,雖然好像很抽象,但身在其中,就能深刻感受到自己漸漸成為一個圓融體貼的人。 賈伯斯在2005年史丹佛大學的畢業演講中曾說過: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雖然未來的一切都是未知數,但我相信在ITI的所獲得的這些硬實力、軟實力、巨大的人際網路,都會在未來串連起來,成為我展露光芒的資本。 現在,我想邀請你成為ITIer,在ITI堆砌出成為理想自己的路。

一年期經貿組 李佳芸校友

實現越南女神的 Bucket List 夢想清單

越南,對李佳芸來說,一直有種強大的吸引力,暱稱「越南女神」的她,年僅26歲,就已經走跳越南26省。她畢業於政大地政系,在學期間,在爸爸的鼓勵下修了第二外語越南語,成為了這位畢業的「準公務員」勇闖越南挑戰當國際業務的契機!雖然有語言的加持,但她本身並無國際業務的相關背景,「ITI (國際企業人才培訓中心)就是幫台商培育海外拓展市場的人才為主的一個組織」,她用「最強釣竿」來形容ITI,讓她的斜槓人生:越南台商營建管理部員工/佛系民宿業者/說走就走去找越南女神粉專經營者,能夠魚與熊掌兼得。擴大舒適圈,創造機會跟把握機會一樣重要「我在政大學了很多年的越南語,但我一直不敢踏出去」,但ITI專業能力的培養不僅讓她快速進步,更多資源可以為自己創造機會。就讀一年期經貿組,課程上比較偏重國際貿易的知識跟商業英文的加強,這讓她在越南的首份工作--擔任台商鋼鐵公司業務,能夠順暢的和其他國家的客戶溝通。她認為ITI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不是課程,而是同儕。人脈的鏈結很重要。像她和同學在ITI時籌組「亞細安研究會」,不僅邀請跟東南亞相關領域的學者來做分享,就連她第一次到越南台商參訪,也是透過ITI協助,「這是我人生非常重要的一個敲門磚」。「最強釣竿」ITI,讓女神敢於築夢越南是一個蓬勃發展的國度,她建議可放手去衝,因為比起台灣,你投入同樣的心力,但比較容易看到成果。「ITI給你比較強而有力的釣竿」,因為它很清楚知道市場需要怎樣的人才,透過培訓打造你,提供機會讓你去try,當然你也要有足夠的努力,才有可能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二年期英語組 程翰亭校友

玩出自己的雲端人生

你聽過「雲端嚮導」嗎?第一次創業就選在異鄉越南,創立「西貢人客 Saigon Link Journey」的程翰亭,大學時受到同組來自國外交換學生的刺激,開始覺得自己能力、視野都不夠,想要跳脫安逸的環境,於是他積極找尋海外交流的機會,他當時參加AIESES國際志工服務團,走出台灣,用不一樣的角度看世界。畢業後報考ITI(國際企業人才培訓中心)兩年期英語組,展開他的「國際職涯」。職場新手的工具包「ITI就像一個新手的工具包,可以讓你無痛進入職場」他說。報考ITI英語組,就是考量到商業英文是自己較弱的一環。「因為受到交換生的刺激,我會去補強自己不足的地方」,除了參加English Corner活動,也會參加競賽,同時擔任外貿協會的商務競賽總召,成功舉辦了貿協歷年來最大的「學生商業競賽」。這些提升自己的「實力增強計畫」,也奠定了創業的基礎。雲端上的創業夢,玩出自己的精采「我一直以來就有一個創業夢」,受到爸爸影響,程翰亭從零開始,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公司。他發現在ITI學到的東西很實用。像剛到越南華碩實習,溝通全部用英文,他第一個用到的技巧就是英文書信往來,沒有陣痛期就上手;有一次新品上市發表會,也正好讓受訓時參加過簡報比賽的他大顯身手。而後來的創業、募資時,BP(商業計畫課程)也派上用場。而ITI豐沛的人脈資源,更讓他在異國工作、創業,多了助力,少了阻力。把自己丟到舒適圈外,發現不一樣的人生對於和他一樣渴望出走的年輕人,他鼓勵自己一定要親自走一趟,因為能不能在那個地方生存下來,首先就是要看你能不能適應當地的生活環境和飲食;其次是放寬心,Be open-minded。去適應當地人的步調,找到跟他們相處的方式。

二年期日語組 吳佳芳校友

學習第二外語的最佳場域

20多年來一直從事業務拓展工作,即使當上總經理,還是自己跑客戶的智捷科技總經理吳佳芳表示,當年師大英文系畢業後,發現對寬廣的世界有更大憧憬,決定要投入國際貿易,因此選讀ITI國企班日文組,累積了兩大外文能力。ITI密集實戰訓練,加速提升語言能力「日文組的訓練幫助了解日本市場,直接以第一語言的方式與客戶溝通,對於業務開發助益極大,之後有機會去開拓歐洲及美國業務,英文就派上用場,到很多國際市場都具有直接溝通能力。」吳佳芳認為,ITI密集的兩年訓練,包含第二年到日本實習,對語言能力速成幫助很大。學習第二外語的最佳場域「對於第二外語學習而言,我相信在台灣沒有其他學校,可以比ITI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吳佳芳表示,經貿實務部份,ITI設計的課程與教育部體系不盡相同,尤其經貿課程會邀請很多產業界的先進與專家,「學習過程打開了一扇窗戶,有機會透過老師的眼睛去了解外面世界。」經驗分享 傳承回饋雖然近幾年都在海外工作,但是吳佳芳還是把握機會回到ITI授課,分享商場上的實戰經驗,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了解現在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培養宏觀視野,「就像當年產業界先進站在台上無私教導一樣,希望將實際經驗帶給學弟妹。」

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