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委託外貿協會培訓中心辦理之國際企業人才培訓,開辦至今,培訓成效卓著。結業學員兼具優異的英語能力以及經貿實力,是業界拓展國際市場的尖兵首選。
外貿協會自民國59年成立以來即以肩負推動我政府經貿政策,協助我國廠商拓展國際市場為使命。與政府、公協會及廠商互動密切,國內外支援體系健全,擁有商情資訊、海外市場開發、國際專業展覽與會議、人才培訓、網站經營規劃等各領域之產業及行銷專業人才,另在國內營運台北世貿中心展覽大樓、南港展覽館及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擁有辦理大型活動所需場地及豐富的經驗。多年來均能確實掌握國內、外經貿環境的變化,靈活調整業務以協助業者開發商機。
外貿協會國際企業培訓中心身為外貿協會成員之一,外貿協會擁有的眾多資源將結合國際企業人才培訓,繼續擔負培訓我國業界所需之經貿及外語人才,未來發展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國家級經貿人才培育學院。
![]() |
經濟部王部長美花(左起第6位)出席108年國企班開結訓典禮並與受獎學員合影 |
民國六、七十年代我國經濟蓬勃發展,每年進出口快速成長。為因應當時國內業者對外貿人才之迫切需求,且鑑於國內制式教育體系下,經貿實務與外語訓練無法緊密結合,行政院乃於民國75年核定由經濟部委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成立「貿易人才培訓中心」,辦理貿易人才培訓工作。
『貿易人才養成班』轉型為『國際企業經營班』
民國76年,外貿協會由原有不定期對國內業者辦理各項短期進出口課程之『在職訓練』,邁入了規劃長期課程之『專業訓練』領域;同時在硬體的經營上也由外貿協會座落於台北世貿中心辦理在職訓練之各項課程,進而擴展到位於新竹市光復路之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及東山街之東山文教院(註:因應校區地域分布及培訓資源綜效,東山校區於110年6月退場),辦理住校式密集訓練之貿易人才養成班。
民國88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轉型,為因應全球化經貿發展趨勢,貿易人才養成班於8月18日更名為『國際企業人才培訓中心國際企業經營班』(國企班),課程也因應調整,培訓目標亦由『國際貿易人才』調整至『國際行銷與經營人才』 ,以切合國內業界對國際行銷人才需求益趨迫切之發展。
『國際企業經營班』擴大成立中、南部培訓基地及轉型
民國103年,經濟部奉總統指示於中、南部設立國企班培訓基地,外貿協會旋即積極與中、南部大學洽商籌設國企班成立中、南部培訓基地 ,在103年5月初與台中中興大學簽約合作辦理國企班台中校區,以因應中南部企業對國際行銷人才的強烈需求,並於7月與新竹校區同步開課,這也是國企班自76年開辦以來第一次設置中南部校區;另亦於民國105年與高雄中山大學合作成立國企班高雄校區。110年國企班於台北校區(世貿一館2樓H區)新增「數位跨域專班」,以因應全球產業大幅走向科技化、線上化及虛實整合的趨勢,數位跨域專班以「科技應用」、「商務英語」及「商業技能」為三大學習核心,透過多元策略與大量實作學習,培養擅長運用數位科技與數據資料,做出精準商業決策的國際企業跨域人才。
國際企業人才培訓中心配合政府政策與市場需求,培訓業界所需之經貿及外語人才,培訓種類分為「職前訓練」及「在職訓練」兩大類。前者配合政府政策與市場需求,招收未來想從事國際行銷與國際企業經營之相關人員,培養擁有流利外語溝通能力、國際經貿知識與實務之專才;後者在提昇中華民國貿易業者行銷經營能力。為協助廠商在後疫情時代能夠有專業人才拓銷全球市場,國企班更將數位能力規劃為訓練重點,培養具數位、外語、經貿能力的全方位人才。
職前訓練
國際企業經營班(國企班)
上課方式採全日制密集訓練,分別於台北、新竹、台中及高雄校區上課,校區內推行 EOP(English Only Policy),打造全真外語環境,鼓勵學員以外語交談,以加強語言使用的熟悉度與口語表達能力。
國企班-經貿課程
本中心每年參考國內外經貿發展情勢、業界需求及學員評鑑結果,調整課程內容及師資。國企班成立初期,經貿課程係由經濟、會計基礎課程,加上國際行銷、國際商法、國貿實務及企業管理單元組成,邀請具實務經驗之產、官、學界講師授課。隨著定位調整為『國際行銷與經營人才』,陸續增加財務金融、個案研究及以案例為探討主題之企畫書撰寫等。又自民國104年起,因應學員對不同專業領域之學習需求,經貿課程調整為必修加選修架構,課程包含基礎經貿、管理課程、行銷課程,市場實戰、新創課程、數位經濟、企畫書及專題講座等單元,並加強學員自主學習,鼓勵學員籌組產業或市場社團。
國企班-外語課程
國企班自民國76年設立英語組起,視企業需求及市場趨勢陸續開辦日語(自民國78年起)、越南語(自民國104年起)、經貿(實戰)(自89年起)及數位跨域(自110年起)等組別;曾開辦惟視市場需求暫予停辦之語組尚包含法(民國79年~105年止)、俄(民國80年~105年止)、韓(民國93年~105年止)、阿(民國98年~105年止)、葡(民國98年~107年止)、德(自民國77年~109年止)、西(自民國77年~109年止)、印尼(自民國104年~110年止)及泰語(自民國106年~110年止)等。
在課程內容方面,以英語組為例,著重於穩健扎實之聽說讀寫能力,採小班教學制,每班人數10至14人,另輔以商業英文課程,除奠定扎實之基礎外,特別注重商業語言及國際觀能力培養,如聽力課程教材採用具國際視野之BBC新聞英語,另商業英文教材以簡報、會議、談判、社交、面談技巧、展覽、商業書信及報告撰寫等專題組成,強調以演練方式模擬在業界之商業行為,俾使學員在結業後快速踏入職場。每門教材皆擇定一本主教材,再視該教材不足處,選擇多本參考教材使用。外語專任教師群的外籍教師具TESOL(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英語教學資格或具多年外語教學經驗,分別來自美、加、英、南非、紐澳,打破美語至上的迷思,讓學生及早適應國際客戶的多樣性,此外,每年定期檢討並更新教材,所有教師皆需依課程規劃之教材及進度授課,並於每學期接受校方及學員嚴格之評鑑。
國際企業特訓班(原國際貿易特訓班)
民國86年起將「國際企業經營班」之課程加以調整規劃密集之精華課程,開辦半年期「 國際企業特訓班(原國際貿易特訓班)」,吸引有志從事貿易及國際行銷青年,經短期培訓後能加入外貿行列。
課程係按企業界實際需求規劃,內容分為經貿課程與商務英語兩大部分,第一類包括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行銷及業務、數位行銷、商務法律及其他國貿人員應備知能課程,共計250小時;第二類為商務英語課程,共計400小時,包含職場必備之簡報、談判、會議等各類實務商務主題,強化培養職場英語聽、說、讀、寫,總授課時數合計650小時。為期半年,在台北世貿中心上課。
在職訓練
國際企業在職班(原碩士後國際行銷班)
民國88年開辦,針對國內外具學士學位者,提供200小時以國際行銷為主軸之實務訓練,利用週間晚上及週末上課,讓學員能於短期內擁有行銷專長,培養成為國際市場上最需要的全方位經理人才。在課程內容上採多元設計,共分為經貿基礎、國際行銷、企業管理、財務管理及專題講座五大部分,科目涵蓋經濟學、國際行銷導論、品牌化管理實務、網路行銷、商務會議簡報技巧、供應鏈管理及財務報表分析等,讓學員能在半年的密集訓練下,迅速建立完整的行銷觀念。
短期經貿暨語言專題班
民國76年接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託規劃辦理與經貿實務操作有關的專題與商務語言課程,上課時間從6至 36小時不等,包含國際貿易、專案管理、業務技巧、行銷等多元課程,由經驗豐富、學識淵博的講師群授課。由淺入深的多樣課程設計,從新手入門到專業人士,再到高階主管,均能從專題班開課內容中找到適合進修的課程,是國內提供中小企業自我成長一站式課程的最佳管道。
因應數位化多元發展開設線上商務英語課程,提供在職人士不限時地於專屬eMaster學習平台進修。線上課程主題包含商務英文簡報、商務英文書信、電話英文等,有長期班和單元課不同類型課程。透過影片教材、講義、習題、作業、與專業外籍老師互動等,學習商務英語溝通技巧、增加自信、提升職場競爭力。
新南向人才儲備專班
因應政府新南向政策,從培育短期人才及長期人才雙管齊下,充實新南向人才庫,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自106年起委託外貿協會辦理「新南向人才儲備專班」,協助企業培訓布局新南向國家之專業人才。課程包含共同課程及市場課程,目的在短時間內訓練出有「即戰力」的業務菁英。
產業英語人才培訓
為配合「2030雙語國家政策」及培養6大核心產業英語人才,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於110年委託外貿協會開辦產業英語人才專班,全程英文授課,並以產業中高階主管、業務或專案經理等為主要培訓對象,課程規劃著重我國核心產業知識及商務英語溝通,以培養臺灣產業人才之國際競爭力。
110年陸續開辦「生技暨醫材產業人才培訓班」、「智慧機械產業專班」、「綠能產業專班」、「AI人工智慧技術趨勢及應用專班」和「民生產業專班」課程,協助台灣企業提升產業人才與國際市場之溝通接軌能力。
企業高階主管實戰班
為迎接數位潮流的商業模式改變及培養新世代企業領袖,於106年9月開辦第一期「企業高階主管實戰班」(CEO 班)迄今已辦理5期,學員逾百人,課程與全球知名企業及海外頂尖學府合作辦理,另藉由貿協開拓全球市場的專業能力及與產業界深厚的互動關係,聘請國內外知名企業家及專家講師,為台灣新世代領導人提供實戰課程,學習國際布局的創新思維及作法,同時透過海外實戰及參訪行程,創造台灣企業與國際知名企業絕佳的鏈結機會。